20世紀,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多災多難而又充滿希望的世紀。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在世紀之初的10余年間乃至從19世紀中葉起就已步入它的垂暮之年。中華民族這個拖著病老虛弱軀體的東方睡獅,在虎狼的撕咬中發出了痛苦的呻吟,在血與火中,跨進了20世紀的大門。
晚清時期是中國社會能否趕上世界性現代化浪潮的關鍵時期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劉易斯認為,凡是在]9世紀后20年進行過現代化努力,并取得成效的國家,在20世紀就成為現代化國家;凡是沒有機會努力或經過努力沒有成效的國家,在凹世紀依然是欠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。無論池是一種理論推測,抑或是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客觀總結,20世紀來臨的時刻,對世界各國來說都充滿著機遇和挑戰。抓住了機遇,就可能在新的世紀里占據有利的發展地位,全方位地提高本國社會的全面文明與進步。
然而,20世紀來臨的時候,中國仍處在業已沒落的清王朝的腐朽統治之下。如果說這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,在它的初期還有一些活力:奠定了中國的版圖,呈現過民族團結、祖國統一、經濟繁榮、文化發達和政治穩定的大好局面的話,那么,在它的晚期卻把中國一步一步拖進了災難的深淵。